肩峰下撞击征(肩峰下撞击征)

别名:
第二肩关节,肩峰下关节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治愈率:
80%
多发人群:
10岁至老年期的任何年龄
发病部位:
肩部
典型症状:
神经性耳聋 耳后疼痛 一侧颜面肥大 鹰钩鼻 眼花 极快的不规则跳动 咽反射亢进
并发症:
哮喘 老年人流行性感冒
是否医保:
非医保
挂号科室:
骨科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
简 介
DeSeze和Robinson等(1947)对肩峰下的特殊构造以及大结节的运动轨迹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第二肩关节的命名。欧美文献中又称其为肩峰下关节。
是否属于医保
非医保
别 名
第二肩关节,肩峰下关节
发病部位
肩部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多发人群
10岁至老年期的任何年龄
相关症状
神经性耳聋 耳后疼痛 一侧颜面肥大 鹰钩鼻 眼花 极快的不规则跳动 咽反射亢进
并发疾病
哮喘 老年人流行性感冒
就诊科室
骨科
治疗费用
市三甲医院约(500--1000元)
治愈率
80%
治疗周期
30天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
相关检查
关节检查,关节镜,四肢的骨和关节平片,磁共振平扫,骨与关节MRI
常用药品
消炎镇痛膏,双氯芬酸钠肠溶缓释胶囊
最佳就诊时间
就诊时长
复诊频率/治疗周期
30天

相关推荐

肩峰下撞击征相关医院

更多>

相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