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华支睾吸虫病(胆道华支睾吸虫病)

别名:
肝吸虫病
传染性:
有传染性
治愈率:
60%
多发人群:
无特殊发病群体
发病部位:
典型症状:
顽固性口腔溃疡 耳内发胀 咽反射亢进 嗳气时有腐败鸡蛋的气味 眼睑震颤 扁桃体充血 迎风流泪
并发症:
慢性胆囊炎 胰腺炎 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 胆管癌
是否医保:
非医保
挂号科室:
肝胆外科 肿瘤科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简 介
华支睾吸虫(clonorchiasis sinensis of bile duct)俗称肝吸虫,于1874年首次在印度加尔各答1例华侨的胆管内发现,1908年在国内证实。1975年,在湖北省江陵县西汉古尸和战国墓古尸体内发现华支睾吸虫虫卵,证明本病在我国流行至少2300多年。华支睾吸虫病几乎遍及世界各地,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等亚洲国家。目前我国有26个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有本病发生或流行,因不良饮食习惯,我国广东省感染人数最多,约超过500万,占全国总感染人数的一半。成虫寄生于胆道系统内,引起胆道华支睾吸虫病(chonorchiasis of bile duct),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引起胆囊炎、胆管炎、胆道结石、胆道肿瘤以及营养不良及生长发育障碍。
是否属于医保
非医保
别 名
肝吸虫病
发病部位
传染性
有传染性
多发人群
无特殊发病群体
相关症状
顽固性口腔溃疡 耳内发胀 咽反射亢进 嗳气时有腐败鸡蛋的气味 眼睑震颤 扁桃体充血 迎风流泪
并发疾病
慢性胆囊炎 胰腺炎 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 胆管癌
就诊科室
肝胆外科肿瘤科
治疗费用
市三甲医院约(3000 —— 8000元)
治愈率
60%
治疗周期
20-30天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相关检查
T管造影,经皮经肝胆道造影术,肝功能
常用药品
盐酸左旋咪唑糖浆,阿苯达唑颗粒,吡喹酮片
最佳就诊时间
就诊时长
复诊频率/治疗周期
20-30天

相关推荐

胆道华支睾吸虫病相关医院

更多>

相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