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渣鼻(酒渣鼻)

别名:
酒渣性痤疮,玫瑰痤疮,酒糟鼻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治愈率:
50--70%
多发人群:
成年男性,多发生40岁以上男
发病部位:
典型症状:
流鼻涕 口干舌燥 瞳孔变白 支气管脓性分泌物增多 传导性耳鸣 呼吸困难
并发症:
肺血吸虫病 SAS 弯曲菌性肠炎
是否医保:
医保
挂号科室:
皮肤科
治疗方法:
外用药物治疗、内服药物治疗
简 介
酒渣鼻(螨虫性皮炎)是一种主要发生于面部中央的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的慢性皮肤病。因鼻色紫红如酒渣故名酒渣鼻。中医认为酒糟疹色发紫发红,发生于鼻部或鼻部沟侧,乃肺、胃之所,多由肺热受风或气血热盛生风所致,久之皮损呈紫红色,且有肝气抑郁之症,乃是肝郁气滞,经络受瘀血阻滞所致。脓疱、丘疹、结节之皮损则是由于毒邪作祟引起。鼻赘期乃是气血凝滞、毒邪内蕴造成。《外科大成?酒兹鼻》云:“酒兹鼻者,先由肺经血热内蒸,次遇风寒外束,血瘀凝滞而成,故先紫而后黑也。治宜宣肺气化滞血,行营卫流通,以滋新血,乃可得愈。”本病以颜面部中央的持续性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伴丘疹、脓疱、鼻赘为临床特征。多发生于中年,男女均可发病,尤以女性多见。西医亦称之为酒渣鼻。
是否属于医保
医保
别 名
酒渣性痤疮,玫瑰痤疮,酒糟鼻
发病部位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多发人群
成年男性,多发生40岁以上男
相关症状
流鼻涕 口干舌燥 瞳孔变白 支气管脓性分泌物增多 传导性耳鸣 呼吸困难
并发疾病
肺血吸虫病 SAS 弯曲菌性肠炎
就诊科室
皮肤科
治疗费用
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 —— 2000元)
治愈率
50--70%
治疗周期
2--8周
治疗方法
外用药物治疗、内服药物治疗
相关检查
皮损,蠕形螨检查
常用药品
甲硝唑,红霉素,甲硝唑凝胶
最佳就诊时间
无特殊,尽快就诊
就诊时长
复诊频率/治疗周期
2--8周

相关推荐

酒渣鼻相关医院

更多>

相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