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减压性骨坏死(急性减压性骨坏死)

别名: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治愈率:
40%
多发人群:
高气压作业人群
发病部位:
上肢骨
典型症状:
耳内发胀 急性病容 颅内出血 偏身麻木 无运动或感觉障碍的运用不能 发音改变 红眼
并发症:
支气管扩张 柯萨奇病毒感染 暴痢
是否医保:
非医保
挂号科室:
骨科 中医科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简 介
减压性骨坏死是高气压作业工人或潜水员所发生的骨坏死,在从事高气压作业的工人中,有将近半数的人可发生骨关节损伤。在早期是一种无症状的骨损伤,只有X线照片才可能发现,其典型发病部位是在肱骨、股骨和胫骨骨干等处。只要有过一次高气压暴露史,不论是否患过急性减压病,均可能发生减压性骨坏死。在18世纪末就已有潜水、隧道或沉箱作业中进行高气压暴露,只有到1895年X线检查应用于临床后,1911年美国Bassoe和德国Bornstein首先报道暴露于高气压引起的骨坏死,其中部分病例X线片所见呈典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改变。
是否属于医保
非医保
别 名
发病部位
上肢骨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多发人群
高气压作业人群
相关症状
耳内发胀 急性病容 颅内出血 偏身麻木 无运动或感觉障碍的运用不能 发音改变 红眼
并发疾病
支气管扩张 柯萨奇病毒感染 暴痢
就诊科室
骨科中医科
治疗费用
市三甲医院约(5000 —— 10000元)
治愈率
40%
治疗周期
3个月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相关检查
四肢的骨和关节平片
常用药品
通络生骨胶囊,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单人高压氧舱
最佳就诊时间
就诊时长
复诊频率/治疗周期
3个月

相关推荐

急性减压性骨坏死相关医院

更多>

相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