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丝虫病(淋巴丝虫病)

别名:
传染性:
有传染性
治愈率:
65%(外科手术治疗)
多发人群:
有丝虫病发现地区的人群较常...
发病部位:
淋巴
典型症状:
耳内发胀 记忆力障碍 晶状体囊壁破裂 耳下区的韧实肿块 水中毒 神经元移行异常 瘟暑
并发症:
慢性便秘 大叶性肺炎 淋巴管肌瘤 小儿支气管扩张
是否医保:
非医保
挂号科室:
骨科 传染科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简 介
淋巴丝虫病(lymphatic filariasis)由班氏、马来和帝汶丝虫引起。其临床特征主要是急性期的淋巴管炎与淋巴结炎,以及慢性期的淋巴管阻塞及其产生的一系列症状。亦有不出现明显症状而仅于血内有微丝蚴者,即所谓“丝虫感染”。这几种丝虫的微丝蚴都具有较严格的夜间出现于外周血流中的特性。在我国丝虫病流行于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64个县、市(未包括台湾省)。据防治前调查统计,全国有丝虫病人3099.4万,居当时世界第一位,很多患者有象皮肿、鞘膜积液、乳糜尿等症状和体征。经过努力防治,取得了很大成绩,截止到1994年,经考核已有864个县、市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标准,有效控制了丝虫病的传播。
是否属于医保
非医保
别 名
发病部位
淋巴
传染性
有传染性
多发人群
有丝虫病发现地区的人群较常...
相关症状
耳内发胀 记忆力障碍 晶状体囊壁破裂 耳下区的韧实肿块 水中毒 神经元移行异常 瘟暑
并发疾病
慢性便秘 大叶性肺炎 淋巴管肌瘤 小儿支气管扩张
就诊科室
骨科传染科
治疗费用
市三甲医院约(1000 —— 50000元)
治愈率
65%(外科手术治疗)
治疗周期
1-3个月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相关检查
寄生虫血液检查,尿液肉眼检查,尿脂肪,白细胞分类计数,皮内试验
常用药品
盐酸左旋咪唑糖浆,伊维菌素片,伊维菌素胶囊
最佳就诊时间
就诊时长
复诊频率/治疗周期
1-3个月

相关推荐

淋巴丝虫病相关医院

更多>

相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