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坏死(缺血性坏死)

别名: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治愈率:
60%
多发人群:
所有人群
发病部位:
全身
典型症状:
突眼症 神经性耳聋 颌下腺肿大 面部半球形蓝黑色结节 喉管阻塞 环境音失认 红眼
并发症:
哮喘 病毒性肺炎
是否医保:
非医保
挂号科室:
外科 普通外科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药物治疗
简 介
缺血性坏死的特征性病理学改变是由于血液供应受阻而导致的骨细胞死亡。缺血性坏死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循环系统的受损。股骨头(髋部)是最常见的受损部位;其次为股骨膝关节端和肱骨头(肩部).较少累及踝骨,腕舟骨和足舟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由于不同病因破坏了股骨头的血液供应,造成股骨头骨坏死,从而出现髋部疼痛、活动受限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群体,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
是否属于医保
非医保
别 名
发病部位
全身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多发人群
所有人群
相关症状
突眼症 神经性耳聋 颌下腺肿大 面部半球形蓝黑色结节 喉管阻塞 环境音失认 红眼
并发疾病
哮喘 病毒性肺炎
就诊科室
外科普通外科
治疗费用
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4000 —— 10000元)
治愈率
60%
治疗周期
10-30天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药物治疗
相关检查
CT检查,X线碘油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
常用药品
丁苯酞软胶囊,血塞通软胶囊,血栓心脉宁片
最佳就诊时间
就诊时长
复诊频率/治疗周期
10-30天

相关推荐

缺血性坏死相关医院

更多>

相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