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

别名:
房性过早搏动,房性期外收缩,房性早搏,房早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治愈率:
85%
多发人群:
心脏病患者多发
发病部位:
心脏
典型症状:
打哈欠 顽固性口腔溃疡 耳内发胀 一侧颜面肥大 巨唇 视网膜脱离 喉中痰鸣
并发症:
肺结核 扁桃体炎 小儿食物中毒 皮肌炎 Marie-Bamberger综合征
是否医保:
非医保
挂号科室:
心血管内科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简 介
房性期前收缩即房性过早搏动(atrial premature beats,APB),又称房性早搏、房早,房性期前收缩,起源于窦房结以外心房的任何部位。正常成人进行24小时心电检测,大约60%有房性期前收缩发生。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均可发生房性期前收缩,并经常是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出现的先兆。
是否属于医保
非医保
别 名
房性过早搏动,房性期外收缩,房性早搏,房早
发病部位
心脏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多发人群
心脏病患者多发
相关症状
打哈欠 顽固性口腔溃疡 耳内发胀 一侧颜面肥大 巨唇 视网膜脱离 喉中痰鸣
并发疾病
肺结核 扁桃体炎 小儿食物中毒 皮肌炎 Marie-Bamberger综合征
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
治疗费用
市三甲医院约(1000-3000元)
治愈率
85%
治疗周期
4-6周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相关检查
动态心电图,心电图,肺通气显像,胸部CT
常用药品
盐酸阿普林定片,盐酸阿普林定片,CHM心脏血流动力监测仪
最佳就诊时间
无特殊,尽快就诊
就诊时长
复诊频率/治疗周期
4-6周

相关推荐

房性期前收缩相关医院

更多>

相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