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过度所致贫血(溶血过度所致贫血)

别名: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治愈率:
50%
多发人群:
所有人群
发病部位:
血液血管
典型症状:
面容失认 牙龈溢脓 顽固性口腔溃疡 耳内发胀 脸冻伤 霍纳综合征 咽喉干燥及灼热感
并发症:
肺结核 多发性硬化
是否医保:
非医保
挂号科室:
血液内科 内科
治疗方法:
输血、换血、药物治疗
简 介
溶血性贫血是红细胞破坏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足时所发生的贫血。正常红细胞的生存时间平均为120天左右,溶血性贫血的红细胞生存时间常缩短到15~20天以下,最短者仅数天。红细胞的过早破坏可发生在血管外或血管内。血管外溶血即红细胞被脾、肝中的巨噬细胞吞噬后破坏和消灭。血管内溶血是红细胞直接在血循环中破裂,血红蛋白被释放入血浆。当溶血增多时骨髓的造血功能如能代偿,可以不发生贫血。这种情况称为代偿性溶血病。但如果骨髓的造血功能已加速,而仍慢于红细胞被破坏的速度,便出现溶血性贫血。
是否属于医保
非医保
别 名
发病部位
血液血管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多发人群
所有人群
相关症状
面容失认 牙龈溢脓 顽固性口腔溃疡 耳内发胀 脸冻伤 霍纳综合征 咽喉干燥及灼热感
并发疾病
肺结核 多发性硬化
就诊科室
血液内科内科
治疗费用
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治愈率
50%
治疗周期
3个月
治疗方法
输血、换血、药物治疗
相关检查
叶酸,异常红细胞形态,血清间接胆红素,血红蛋白,骨髓红细胞系统
常用药品
环磷酰胺,环磷酰胺,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CHO细胞)
最佳就诊时间
就诊时长
复诊频率/治疗周期
3个月

相关推荐

溶血过度所致贫血相关医院

更多>

相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