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脊髓性肌萎缩(小儿脊髓性肌萎缩)

别名:
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脊肌萎缩症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治愈率:
10--15%
多发人群:
儿童
发病部位:
脊髓
典型症状:
鼻窦压痛 思维黏滞 幻听 去大脑强直 咯吐不爽 食管黏膜呈管型剥脱 栓状齿
并发症:
营养不良
是否医保:
非医保
挂号科室:
儿科 神经内科
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西药治疗
简 介
脊髓性肌萎缩(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即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progressive spinal muscular atrophy)、脊肌萎缩症,是一类由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和脑干运动神经核变性导致肌无力、肌萎缩的疾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临床并不少见。根据发病年龄和肌无力严重程度临床分为SMA-Ⅰ型、SMA-Ⅱ型、SMA-Ⅲ型三型,即婴儿型、少年型及中间型。共同特点是脊髓前角细胞变性,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对称性,肢体近端为主的广泛性弛缓性麻痹与肌萎缩。智力发育及感觉均正常。各型区别是根据起病年龄,病情进展速度,肌无力程度及存活时间长短而定。至今SMA尚无特异的有效治疗,主要治疗措施为预防或治疗各种严重肌无力产生的并发症,如肺炎、营养不良、骨骼畸形、行动障碍和精神社会性问题等。以下重点叙述婴儿型脊髓性肌萎缩。
是否属于医保
非医保
别 名
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脊肌萎缩症
发病部位
脊髓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多发人群
儿童
相关症状
鼻窦压痛 思维黏滞 幻听 去大脑强直 咯吐不爽 食管黏膜呈管型剥脱 栓状齿
并发疾病
营养不良
就诊科室
儿科神经内科
治疗费用
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0-50000元)
治愈率
10--15%
治疗周期
1--6个月
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西药治疗
相关检查
DMD和BMD产前基因检测,肌电图,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
常用药品
维生素B族片,维生素B族片,盐酸乙哌立松片
最佳就诊时间
就诊时长
复诊频率/治疗周期
1--6个月

相关推荐

小儿脊髓性肌萎缩相关医院

更多>

相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