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补肾中药的禁忌
服用补肾中药虽有助于改善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精神不振、夜尿频多等问题,但并非人人适合。阴虚火旺者,如常有口干舌燥、五心烦热、盗汗等症状,若误服温补类补肾药,反而会助火伤阴,加重不适。湿热体质者,如舌苔黄腻、小便黄赤、大便黏滞,也不宜盲目进补,以免闭门留寇,使湿热难除。感冒发热期间应暂停服用补肾中药,因外邪未清时进补,易致邪气内陷,延长病程。服用过程中忌食生冷、油腻、辛辣食物,避免影响药效吸收。部分补肾中药含有人参、鹿茸等温热成分,长期过量使用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头晕上火,应在医师指导下合理使用。
吃补肾中药要禁房多久
中医认为,肾主藏精,房事过度会耗伤肾精,影响补肾效果。在服用补肾中药期间,建议适当节制房事,具体时间因人而异。一般轻度肾虚者,调理期间可适度减少频率,不必完全禁止;而对于肾精亏虚较重,表现为早衰、耳鸣、脱发、性功能减退者,建议在服药初期至少节欲1至3个月,以利于肾精恢复。此阶段如同“养树培根”,需静养积累,方能见效持久。待症状明显改善、体质增强后,再逐步恢复正常生活。关键在于顺应身体状态,不可急于求成。
吃补肾中药的禁忌
重复强调禁忌是因其重要性。除上述体质与病期禁忌外,还需注意药物配伍禁忌。服用含附子、乌头类温阳补肾药时,不可与半夏、贝母等同用,以防产生不良反应。正在服用西药如降压药、降糖药者,应咨询医生,避免中药与西药相互作用。孕妇、哺乳期女性及儿童补肾须格外谨慎,多数补肾中药偏于温补或药力较强,可能影响胎儿或乳儿。市面上一些所谓“壮阳补肾”保健品掺有不明成分,切勿自行购买滥用,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开具的处方用药。
补肾吃什么中药
补肾中药种类繁多,需根据肾阴虚、肾阳虚、肾气不足等不同证型选用。肾阳虚者常见畏寒肢冷、腰膝冷痛、夜尿多,宜用鹿茸、淫羊藿、巴戟天、肉桂等温补肾阳之品;肾阴虚者多见潮热盗汗、眩晕耳鸣、舌红少苔,常用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女贞子、龟板等滋阴填精;肾气不足者常乏力、遗尿、滑精,可用党参、黄芪配合山药、芡实、金樱子等益气固摄。六味地黄丸适用于肾阴虚,金匮肾气丸用于肾阳虚,均为经典方剂,但必须辨证使用。日常食补也可辅助,如黑芝麻、核桃、黑豆、桑葚等均有补肾作用,可长期适量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