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独泡酒:养生佳酿的制作与功效

0浏览

黄独,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在中医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将其与酒相结合,泡制而成的黄独酒不仅口感醇厚,更具有多种养生保健功效。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黄独泡酒的世界,了解其制作方法与神奇功效。

一、黄独的药用价值

黄独,学名 Dioscorea bulbifera,别名黄药子,性味苦寒,归肺、肝经。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散结、凉血止血的功效。在中医临床中,常用于治疗痰火郁结、瘿瘤、疮疡肿毒、血热出血等症。

黄独泡酒:养生佳酿的制作与功效-1

二、黄独泡酒的制作方法

黄独泡酒:养生佳酿的制作与功效-2

1. 选材备料:选用干燥、无霉变的黄独根茎,洗净切片;选择优质白酒,度数以50-60度为宜。

2. 比例搭配:一般按照黄独与白酒1:10的比例进行泡制,即每100克黄独需1000毫升白酒。

3. 泡制过程:

- 将黄独片放入干净的玻璃瓶或陶瓷坛中。

- 倒入白酒,确保黄独片完全浸没。

- 密封瓶口,放置于阴凉通风处。

- 每日轻轻摇晃瓶身,促进药材与酒液的充分融合。

- 泡制时间一般为1-3个月,时间越长,药效越佳。

4. 过滤储存:泡制期满后,用纱布过滤去渣,将酒液装入干净瓶中,密封储存于阴凉处。

三、黄独泡酒的功效与作用

1. 清热解毒:黄独酒具有清热解毒之效,适用于治疗热毒引起的疮疡肿毒、咽喉肿痛等症。

2. 化痰散结:对于痰火郁结所致的瘿瘤、瘰疬等症,黄独酒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3. 凉血止血:黄独酒可凉血止血,适用于血热妄行引起的吐血、衄血、崩漏等症。

4. 抗炎镇痛:现代研究表明,黄独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炎、镇痛的作用。

5. 调节免疫:黄独酒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四、饮用注意事项

1. 适量饮用:黄独酒虽好,但不可过量,建议每日饮用20-30毫升为宜。

2. 体质适宜:黄独性寒,体质虚寒者慎用。

3. 禁忌人群: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对酒精过敏者不宜饮用。

4. 搭配禁忌:饮用黄独酒期间,应避免与寒凉食物同食。

五、

黄独泡酒,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丰富的药用价值,成为了中医药酒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在享受其养生保健功效的同时,我们也应遵循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科学饮用,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健康保驾护航。

相关推荐

专家推荐

  • 李和平

    李和平主任医师

    擅长:高血压脑出血及重症颅脑创伤的救治,脑垂体瘤及颅底肿瘤的诊治,面肌痉挛和三叉神经痛的微血管减压手术等。

    简介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在30年的临床工作中,抢救了数以千计的危重患者,特别是对颅脑损伤,脑出血患者的救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撰写并发表专业论文近30篇,完成科研成果5项,获得市科技进步奖5项。

  • 李志锋

    李志锋副主任医师

    擅长:擅长银屑病,白癜风及皮肤肿瘤临床病理诊断,治疗。

    简介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 李少英

    李少英副主任医师

    擅长:不孕症,妇科肿瘤,月经矢调,内分泌矢调及妇科,产科疑难杂症等

    简介李少英,女,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于1977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工作30余年,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及临床经验,在不孕症,妇科肿瘤,月经矢调,内分泌矢调及妇科,产科疑难杂症等方面的诊治有独特的创意,对本科大,中,小手术及癌症根治术技艺高超,精湛,在教学方面:能完成本科,专科教学工作,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二项,三等奖一次撰写论文30余篇,参编著作四部。

  • 陈新爱

    陈新爱主任医师

    擅长:高血压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肝胆疾病,呼吸系统疾病 ,泌尿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抑郁,焦虑精精神科疾病,及各种肿瘤的内科治疗。

    简介陈新爱,女,主任中医师 1988年毕业于河北省中医学院,河北省第三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参加工作22年,先后出版学术论著二部,发表国家级科研论文七篇,完成市级科研项目及取得科技成果证书二项,并获得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

  • 赵文静

    赵文静主任医师

    擅长:擅长脑血管病,周围神经疾病,脱髓鞘疾病,运动障碍病变,癫痫,头痛,帕金森氏病,睡眠障碍等疾病的诊治。

    简介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师从新乡医学院卢红教授。 曾在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内科进修。获河北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发表SCI文章3篇,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