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性肾炎是一种与过敏性紫癜相关的肾脏疾病,通常在过敏性紫癜(Henoch-Schönlein purpura, HSP)的背景下发生。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免疫介导的全身性血管炎,主要影响小血管,可以累及皮肤、关节、胃肠道和肾脏等多个器官。紫癜性肾炎特指过敏性紫癜导致的肾脏损害。
一、病理生理学
紫癜性肾炎的病理基础是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引起局部炎症反应,从而导致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这种炎症反应可引起肾小球硬化、系膜增生和新月体形成,最终导致肾功能损害。
二、临床表现
紫癜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可包括:
1、皮肤紫癜:皮肤上出现紫色斑点,最常见于四肢伸侧。
2、血尿:尿液中出现红细胞,可能表现为肉眼可见的血尿或显微镜下血尿。
3、蛋白尿: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加。
4、高血压:血压升高,尤其是儿童患者。
5、水肿:面部、下肢或全身性水肿。
6、肾功能不全:在严重情况下,可出现肾功能下降,表现为肌酐升高等指标异常。
三、治疗
治疗紫癜性肾炎的目标是控制症状,预防或减缓肾脏损害的进展。治疗方法可能包括:
1、糖皮质激素:用于减轻炎症和免疫反应。
2、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用于控制严重的免疫反应。
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用于控制高血压和减少蛋白尿。
4、支持性治疗:如液体和电解质平衡,以及对症治疗。
四、预后
紫癜性肾炎的预后差异很大,从轻度的自限性过程到严重的肾功能衰竭都有可能发生。大多数儿童患者预后良好,而成人患者可能面临更高的慢性肾病风险。定期的医学评估和肾功能监测对于早期识别和管理并发症至关重要。
如果您或您的孩子有紫癜性肾炎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