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补肾手法大全,老中医教你轻松养生

0浏览

给孩子补肾很重要哦。咱们可以试试推上三关这个手法。把孩子的小胳膊放平,从手腕往肘部方向有条直线,那就是三关穴了。用一只手固定住孩子的胳膊,另一只手的手指肚从腕横纹处一直推到肘部,就像在小胳膊上划线一样,动作要轻柔连贯,一次推个大概100到300次左右。还有揉丹田也不错呢,找到孩子肚脐下方大约一寸半的地方,就是丹田穴啦。用手指肚轻轻按在这个穴位上,然后顺时针慢慢揉动,力度别太大,让孩子感到舒服就行,揉个大概100到200次就成。

如何按摩补肾?按摩补肾的手法是什么?

想通过按摩来补肾呀。先来说说摩腰吧,把双手搓热,放在腰部两侧的肾俞穴位置。然后以比较快的速度来回摩擦,让腰部产生温热感就好啦,一般做3 - 5分钟就可以。还可以捏脊呢,从下往上捏起皮肤,再轻轻向上提拉捻动,沿着脊柱两侧,从尾骨一直捏到颈部大椎穴的位置。每次捏脊3 - 5遍,每捏3下提一下,这样能起到很好的补肾效果。点按涌泉穴也挺好,脚底前1 / 3处有个凹陷的地方就是涌泉穴啦。用拇指用力按压这个穴位,感觉到酸胀感的时候保持一会儿,然后再放松,重复操作个1 - 2分钟就成。

小儿推拿治疗宝宝便秘手法

宝宝便秘可愁人啦。清大肠这个手法很管用,大肠经在食指桡侧边缘。用一只手握住宝宝的食指,另一只手的拇指肚从虎口向指尖方向直推,就像是要把手指肚上的“脏东西”推走一样,推个大概100到300次。揉腹也很关键呢,让宝宝躺平,用手掌心贴着宝宝腹部肚脐周围,按照顺时针方向慢慢揉动,就好像在肚子里画圈圈一样,速度别太快,要让宝宝感到舒服才行,揉个大概3 - 5分钟。还有推下七节骨这招,从腰部骶尾骨开始,到尾骨尖处为七节骨。用拇指或食、中二指自上而下直推这个部位,就像顺着一条线往下抹一样,推个大概100到200次,这些手法组合起来对宝宝便秘很有帮助。

女人肾虚怎么那么补肾?女人肾虚的调理恢复方法有哪些?

女性朋友们要注意啦。如果出现肾虚的话,平时饮食上可以多吃些黑芝麻。黑芝麻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可以把黑芝麻炒熟后直接嚼着吃,每天一小把就好啦。还能选择枸杞子泡水喝呢,取适量的枸杞子放到杯子里,用开水冲泡,等水温合适的时候喝掉,味道还挺不错的。运动方面也不可少,像散步就很适合,每天找个固定的时间,比如晚饭后,慢悠悠地散个步,呼吸新鲜空气的同时还能锻炼身体。要是有条件的话,打太极拳也不错,它的一招一式都很舒缓,有助于调养身心。充足的睡眠是必须的,尽量保证晚上十一点之前入睡,给肾脏足够的休息时间,让它好好恢复机能。

实用的补肾手法大全,老中医教你轻松养生-1

相关推荐

专家推荐

  • 李和平

    李和平主任医师

    擅长:高血压脑出血及重症颅脑创伤的救治,脑垂体瘤及颅底肿瘤的诊治,面肌痉挛和三叉神经痛的微血管减压手术等。

    简介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在30年的临床工作中,抢救了数以千计的危重患者,特别是对颅脑损伤,脑出血患者的救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撰写并发表专业论文近30篇,完成科研成果5项,获得市科技进步奖5项。

  • 李志锋

    李志锋副主任医师

    擅长:擅长银屑病,白癜风及皮肤肿瘤临床病理诊断,治疗。

    简介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 李少英

    李少英副主任医师

    擅长:不孕症,妇科肿瘤,月经矢调,内分泌矢调及妇科,产科疑难杂症等

    简介李少英,女,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于1977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工作30余年,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及临床经验,在不孕症,妇科肿瘤,月经矢调,内分泌矢调及妇科,产科疑难杂症等方面的诊治有独特的创意,对本科大,中,小手术及癌症根治术技艺高超,精湛,在教学方面:能完成本科,专科教学工作,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二项,三等奖一次撰写论文30余篇,参编著作四部。

  • 陈新爱

    陈新爱主任医师

    擅长:高血压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肝胆疾病,呼吸系统疾病 ,泌尿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抑郁,焦虑精精神科疾病,及各种肿瘤的内科治疗。

    简介陈新爱,女,主任中医师 1988年毕业于河北省中医学院,河北省第三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参加工作22年,先后出版学术论著二部,发表国家级科研论文七篇,完成市级科研项目及取得科技成果证书二项,并获得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

  • 赵文静

    赵文静主任医师

    擅长:擅长脑血管病,周围神经疾病,脱髓鞘疾病,运动障碍病变,癫痫,头痛,帕金森氏病,睡眠障碍等疾病的诊治。

    简介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师从新乡医学院卢红教授。 曾在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内科进修。获河北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发表SCI文章3篇,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