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服用补肾中药后出现口干舌燥、咽喉肿痛、长痘便秘等“上火”症状,感到困惑:补肾不是养生吗,怎么反倒身体不适?这背后的关键在于没有根据自身体质正确用药。中医讲“虚则补之”,但补也有讲究,尤其补肾更需分清阴阳。有些人觉得自己腰酸乏力、精神不振就自行购买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常见补肾药,殊不知这些药各有侧重。六味地黄丸偏于滋补肾阴,适合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的阴虚人群;而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适用于畏寒肢冷、夜尿频多的阳虚者。如果本身是阴虚火旺体质,却误服温阳类补药,无异于“火上浇油”,自然会上火。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常伴熬夜、饮食辛辣、压力大等问题,体内本就有实热或湿热,此时盲目进补,补药中的温燥成分容易助热生火。补肾前务必辨明体质。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通过望闻问切判断属于肾阴虚、肾阳虚还是兼有痰湿、内热等情况,再选择合适药物。服药期间应清淡饮食,少食辛辣油炸,保持作息规律,避免过度劳累。若已出现上火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调整方案。补肾是调理身体的好方法,但用对了才养生,用错了反伤身。了解自己,因人施补,才是中医智慧的核心。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综合医院 国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