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的作用
鹿茸,是雄性梅花鹿或马鹿在生长期尚未骨化的幼角,表面密被细茸毛,质地柔嫩,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在中医理论中,鹿茸性温味甘咸,归肾经和肝经,是一味极为珍贵的补阳药材。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助阳益精”,特别适合肾阳不足的人群。很多人到了中年以后容易出现畏寒怕冷、腰膝酸软、精神不振、性功能减退等问题,这在中医看来多与肾阳虚有关。鹿茸能温补肾阳,激发人体阳气,改善因阳气不足引起的一系列虚弱症状。鹿茸还能强筋健骨,促进生长发育,对体弱多病、术后恢复、年老体衰者都有良好的调理作用。民间常说“一两鹿茸一两金”,足见其滋补价值之高。
鹿茸有什么功能
现代研究也证实,鹿茸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多肽、激素样物质、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具有调节免疫、抗疲劳、促进新陈代谢等作用。它不仅能提升体力和耐力,还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感冒和其他慢性疾病的发生。从中医角度看,鹿茸的功能主要体现在“补精髓、益气血、强筋骨”三个方面。补精髓,是指它能填补肾精亏损,改善头晕耳鸣、记忆力下降、早衰等症状;益气血,则表现为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女性服用后可缓解月经量少、经期延后等问题;强筋骨则是针对腰腿无力、骨质疏松、关节疼痛等老年或体虚人群的常见问题。值得注意的是,鹿茸虽好,但性质偏温,阴虚火旺、高血压、发热患者应慎用,以免助火伤阴。一般建议在秋冬季节或体质偏寒时服用,效果更佳。
鹿茸炖什么补肾
要发挥鹿茸的补肾功效,搭配合适的食材进行炖煮最为适宜。常见的做法是将鹿茸片与鸡肉、羊肉或猪骨一同炖汤。鹿茸炖鸡就是一道经典食疗方:取新鲜鸡肉500克,鹿茸3~5克(约2~3片),加入枸杞、红枣适量,慢火炖煮2小时以上。鸡肉温中益气,配合鹿茸温补肾阳,再加枸杞滋补肝肾,红枣养血安神,整体搭配既温和又滋补,适合冬季进补。若想增强壮阳效果,也可加入巴戟天、杜仲等中药材同炖。鹿茸泡酒也是一种传统用法,将鹿茸片放入高度白酒中密封浸泡一个月,每日饮用一小杯,有助于改善肾虚引起的四肢冰冷、夜尿频多等症状。无论哪种方式,都应控制用量,一般成人每日鹿茸用量不超过1克,连续服用不宜超过两周,避免过度温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