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前后,随着养生热的兴起,“海狗补肾”这个说法逐渐走入大众视野,不少人把它和强身健体、补肾壮阳联系在一起。中医讲究“以形补形”“同气相求”,通俗点说,就是认为某些动物或植物的部位,对身体的某一器官有特别的补益作用。海狗这类生活在极寒地区的动物,因其生命力顽强、体格健壮,便被赋予了“补肾”的联想。
不过,补肾并不是现代人才关心的事,早在古代,人们就已通过观察自然、总结经验,摸索出了一些补肾的食材和药材。比如犀牛角,在传统观念中,犀牛性情刚烈、力量强大,角又坚硬锋利,古人认为其角有清热解毒、强阳固本之效,久而久之便被纳入补肾壮阳的范畴。如今出于保护野生动物的考虑,犀牛角早已被严格禁止交易和使用。
再比如铁棍山药,它可不是普通的山药。铁棍山药质地坚实、营养丰富,中医认为它归脾、肺、肾经,具有健脾益胃、滋肾养阴的功效。因为山药本身温和不燥,适合大多数人食用,所以也被广泛用于调理肾虚问题。
至于象拔蚌,这东西听起来挺“洋气”,但它之所以被当成补肾食材,其实也离不开“以形补形”的思路。象拔蚌体型硕大,生殖能力强,肉质鲜嫩、富含蛋白质和微量元素,被认为有滋阴补肾、强身健体的作用。
这些食材之所以被列入“补肾名单”,既有传统文化的影响,也有一定的营养学依据。但我们在追求补肾养生的同时,也要理性看待,不能盲目迷信,更不能为了所谓的“进补”而伤害生态、破坏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