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听说自己脾虚,第一反应就是赶紧补脾。可也有不少人,听说脾虚其实根源在肾,于是就想“干脆直接补肾得了”。这种说法其实也有一定道理。中医讲“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的运化功能依赖肾阳的温煦。如果肾阳不足,脾的运化也会受影响,出现所谓的“脾肾阳虚”。脾虚时间久了,往往会影响到肾,这时候适当补肾,其实是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是说所有脾虚的人都要直接去补肾。关键还是要辨证。如果只是单纯的脾虚,比如经常腹胀、便溏、乏力,而没有明显的肾虚表现,比如腰膝酸软、畏寒怕冷等,那就还是应该以健脾为主。只有在脾虚日久、影响到肾的情况下,才考虑脾肾同补。
脾虚肾虚吃什么食物
脾虚和肾虚常常相伴而生,调理时可以适当选择一些既健脾又补肾的食物。比如山药,它性味甘平,既能健脾养胃,又能补肾固精,是非常适合脾肾两虚的人食用的食材。莲子也有类似的作用,既能补脾止泻,又能养心安神、固肾止带。像红枣、扁豆、芡实、黑豆、核桃、枸杞等,也都是不错的食疗选择。
日常饮食中可以多喝一些山药粥、莲子羹、黑豆猪骨汤等,既温补又不燥热,适合长期食用。但要注意的是,脾虚的人消化能力较弱,补肾的食物也不宜过于油腻或寒凉,否则反而会加重脾胃负担。比如羊肉、鹿茸这类温热补品,虽然补肾效果好,但体质偏热或湿热重的人就要慎用。
补脾益肾的中成药
如果脾虚和肾虚的症状比较明显,仅靠饮食调理可能还不够,这时候可以考虑使用一些中成药来辅助调理。常用的有“参苓白术散”,它主要用于脾虚湿盛引起的乏力、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如果是脾肾两虚比较严重,尤其是伴有腰膝酸软、畏寒怕冷等情况,可以选用“金匮肾气丸”或“右归丸”等温补肾阳的药物。
还有“归脾丸”,既能补气养血,又能健脾安神,对于因脾虚导致气血不足、心神不宁的情况特别适用。“六味地黄丸”虽然主要是补肾的,但如果脾虚影响到肾阴,出现口干、失眠、盗汗等症状,也可以适当配合健脾的药物一起使用。
不过,中成药的使用还是要根据个人体质和症状来决定,最好是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避免盲目用药。
健脾补肾的食物有哪些 补脾补肾吃什么食物好
想要健脾补肾,饮食调理是最基础也是最安全的方式。除了前面提到的山药、莲子、黑豆等食材之外,还有很多食物都适合脾肾两虚的人食用。比如糯米,它性温味甘,能温脾暖胃、补中益气;薏米虽然性偏寒,但经过炒制后就变得温和,既能健脾祛湿,又不伤阳气;芡实则有“水中人参”之称,能健脾止泻、补肾固精。
像小米、南瓜、红枣、桂圆、百合、枸杞、核桃、芝麻等,都是既健脾又补肾的好食材。平时可以搭配食用,比如做山药红枣粥、黑豆核桃糊、芡实莲子汤等,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温补不燥,适合长期坚持食用。
需要注意的是,脾虚肾虚的人在饮食上要避免生冷寒凉的食物,如冷饮、西瓜、苦瓜等,以免损伤阳气,加重症状。
脾虚肾虚怎么调理
脾虚肾虚的调理,不能只靠吃药或食疗,生活方式的调整同样重要。作息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因为熬夜最伤肝肾,同时也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饮食要定时定量,细嚼慢咽,避免暴饮暴食,尤其是要少吃寒凉、辛辣、油腻的食物。
适当运动也是调理脾肾的重要方式。可以选择一些温和的运动,比如八段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