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是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尚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是一种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在中医理论中,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而鹿茸性温、味甘咸,归肾、肝经,确实被认为具有补肾壮阳、益精强筋的功效。很多人在身体虚弱、精力不济、性功能减退时,会选择用鹿茸来调理,尤其是中年男性或体质虚弱的老年人。
不过,鹿茸虽好,也并非人人适合,更不能乱吃。今天我们就从“鹿茸炖什么补肾”、“鹿茸的作用”以及“鹿茸怎么吃才真正补肾”这几个方面,为大家详细说说鹿茸的正确打开方式。
鹿茸炖什么补肾
说到补肾,鹿茸最常见也最有效的吃法之一就是炖汤。鹿茸搭配一些温补类食材,比如枸杞、黄芪、山药、乌鸡、红枣等,不仅能增强补肾的效果,还能调和药性,减少上火的风险。
比如鹿茸炖乌鸡,就是一道经典的滋补汤品。乌鸡本身就具有滋阴补血、益气补虚的作用,加上鹿茸后,补肾壮阳、强身健体的效果更明显。做法也简单:取鹿茸片3~5克、乌鸡一只,加入姜片、枸杞适量,文火慢炖2小时左右,喝汤吃肉即可。
再比如鹿茸炖猪腰,猪腰有补肾气、益精的作用,搭配鹿茸可以调理腰膝酸软、性功能低下等问题。这类汤品适合体质虚弱、肾阳不足、精力不济的人群食用,但不宜天天吃,一周一次即可。
鹿茸作用
鹿茸的作用在中医中被广泛认可,它不仅可以补肾壮阳,还能强筋健骨、养血安神、提高免疫力。对于男性而言,鹿茸有助于改善阳痿、早泄、性功能低下等问题;对于女性,则可以调理月经不调、宫寒不孕;对于老年人或体虚人群,鹿茸还能增强体力、改善疲劳、延缓衰老。
现代研究也发现,鹿茸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多肽、激素类物质和微量元素,具有促进细胞再生、增强免疫力、抗疲劳、抗衰老等多种作用。尤其在冬天,适当服用鹿茸还能起到御寒强身、预防感冒的效果。
但需要提醒的是,鹿茸性温偏热,阴虚阳亢、上火体质、高血压、炎症性疾病患者不宜服用,否则容易出现口干舌燥、鼻出血、血压升高等副作用。
鹿茸怎么吃补肾
鹿茸的吃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炖汤、泡酒、研粉吞服、煲粥等。但要真正起到补肾效果,关键在于选对方法、掌握用量、注意体质。
炖汤是最温和、最易吸收的方式,适合大多数人。前面提到的鹿茸炖乌鸡、鹿茸炖猪腰都是不错的选择。
泡酒也是一种常见的服用方法。可以选用高度白酒,将鹿茸片5~10克泡入酒中,密封一个月后饮用,每天一小杯(约20毫升),对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畏寒乏力有一定帮助。
鹿茸研成细粉后冲服,也是吸收较好的方式。可每天取1~2克鹿茸粉,用温水送服,或者加入粥中食用,适合体虚、气色差的人群。
需要注意的是,鹿茸不宜长期服用,一般建议连续服用两周后停一两周,避免过度滋补导致身体上火或内分泌紊乱。服用期间应忌食萝卜、浓茶、咖啡等影响药效的食物。
鹿茸确实是补肾的好帮手,但一定要根据自身体质合理使用,必要时最好咨询专业中医师,才能真正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