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家里的宝贝,很多家长发现孩子发育迟缓、个子矮、容易疲乏,甚至经常喊腿疼,就会想到“是不是肾虚了?”在中医里,“肾”不仅是成年人健康的基础,更是儿童生长发育的根本。中医讲“肾主骨生髓,为先天之本”,孩子的身高、智力、免疫力都和肾息息相关。
医生说他是肝肾不足,有什么适合小儿补肾的药品吗?
有些孩子去医院检查后,医生会说是“肝肾不足”。这个说法听起来吓人,其实并不一定是病,而是身体某些功能跟不上发育的节奏。比如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夜里睡不安稳、手脚无力、走路容易累,或者长牙晚、出牙慢,这些都可能跟肝肾有关。对于这种情况,中药并不是首选,特别是小孩子,更应以食疗为主,药物要慎用。如果确实需要用药,也必须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常用的一些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丸加减,适用于肾阴虚的孩子;如果是肾阳虚,则可能选用右归丸之类的方剂。但所有药物都必须辨证施治,不能乱吃。
孩子长不高关键在「肾」!中医3方法补肾强骨还能防生长痛
孩子长得慢,除了营养摄入不够、运动不足,很多时候是因为“肾气不足”。中医认为“肾主骨”,骨骼的生长依赖于肾精的滋养。想要孩子长得高,不仅要补钙,更要补肾。这里有三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帮助孩子补肾助长:一是饮食调养,多吃黑芝麻、核桃、山药、莲子、猪骨汤等补肾食材;二是适当按摩,每天晚上搓热孩子的脚心(涌泉穴),有助于温补肾阳;三是规律作息,早睡早起,因为“夜卧血归肝,肝肾同源”,良好的睡眠可以促进肾气恢复。坚持这些小习惯,不仅能够帮助孩子长高,还能缓解生长痛,让孩子健康成长。
肾虚吃哪些药好
说到“肾虚”,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吃六味地黄丸,但这其实是误区。肾虚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症状不同,用药也不同。肾阴虚的孩子通常表现为手足心热、盗汗、口干舌燥,这时候可以用六味地黄丸来滋阴补肾;而肾阳虚的孩子则怕冷、手脚凉、精神不振,更适合用右归丸或金匮肾气丸来温补肾阳。另外还有一些中成药,如左归丸、五子衍宗丸等,也可以根据体质选择使用。但强调一点,儿童用药必须谨慎,建议在正规中医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购买服用。更重要的是,日常生活中通过合理的饮食、作息和锻炼来慢慢调理,才是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