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补肾,咱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简单又有效的方法,比如泡水喝。枸杞是不错的选择,它性平味甘,能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把枸杞放杯子里,用热水一冲,那味道别提多好了。还有菊花茶,虽然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但对肝肾也有好处,尤其适合那些容易上火的人。决明子也不错,它有润肠通便、降脂明目的作用,长期饮用对肾脏有益。不过啊,不管泡啥,都得根据自己身体情况来。像有些体质偏寒的人,可能就得少喝菊花茶这种偏凉性的饮品了。要是不太清楚自己适合哪种,最好还是找专业医生问问。
为什么身体感觉热了后背先出汗
这事儿还挺有意思的。中医讲究经络学说,后背是督脉所在的位置,督脉总督一身之阳气。当身体觉得热的时候,阳气外发,而督脉又是阳气汇聚的地方,所以后背就先出了一身汗。就像咱们家里的暖气片一样,离热源近的地方先热起来。再者说了,人体的汗孔在背部分布也比较集中,汗液排出自然就快一些。不过如果经常后背大量出汗,可能就说明体内阳气过盛或者阴虚火旺了。这时候就需要调整一下身体状态,通过饮食调理或者适当的运动来达到平衡。
身体虚怎么补
身体虚可不能乱补,得看你是哪种虚。如果是气虚,总是没劲儿、爱感冒,可以多吃点大枣、山药这类的食物,还能试试黄芪炖鸡汤。血虚呢,脸色苍白、头晕眼花的,建议多吃点红枣、阿胶,补血效果挺好。要是阴虚,老觉得口干舌燥、手心发热,那就得吃点百合、银耳之类的滋润食物。阳虚的话,怕冷得很,四肢冰凉,羊肉、韭菜这些温热性质的食物就很合适。当然啦,这只是简单的食补方法,要是虚得比较厉害,还得找医生开方子,该吃中药就吃中药,千万别耽误了。
中医内科证型顺口溜
中医看病讲究辨证论治,证型特别多,为了好记,大家编了些顺口溜。像风寒感冒,就说“恶寒发热无汗出,头身疼痛鼻流涕”,一听就知道症状了。脾胃虚弱的,“食欲不振腹胀满,便溏乏力面色萎”,把这些特点全概括进去。阴虚火旺呢,“五心烦热盗汗多,口干咽燥面潮红”,读起来朗朗上口,方便记忆。还有肝郁气滞,“胸胁胀痛情绪差,善太息来喜长叹”,把肝气郁结的表现都说出来了。顺口溜不仅学生学医时用得着,咱们普通老百姓了解一点,也能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个初步判断。
补中益气丸的功效和作用禁忌
补中益气丸是个好东西,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中气下陷的情况。比如说,有些人动不动就疲乏无力,吃饭没胃口,还老是腹泻,这就可能是脾胃功能不好,吃补中益气丸就能改善。它还能提升体内的阳气,让整个人精神焕发。不过呢,这药也不是人人都能吃的。如果你体内有湿热,比如舌苔黄腻、口苦口臭,吃了反而会加重病情。孕妇也得慎用,毕竟药物成分复杂,可能会影响胎儿发育。服用期间最好不要吃萝卜,因为萝卜会削弱药效。平时饮食也要清淡些,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药的作用。